机床铸件

沙特买台风(为什么台风战斗机到现在还没有出口到除了英法意西四国外的任何国家,阵风都出口了)

沙特买台风(为什么台风战斗机到现在还没有出口到除了英法意西四国外的任何国家,阵风都出口了)

沙特空军购买了多少架“台风”战斗机

2007年9月17日,沙特阿拉伯证实,它已签署了一项 72架台风战斗机的合同,价值4.43 亿英镑。

第一架台风2008年10月22日交付,到2011年,第一批24架台风已运抵沙特,包括18架单座和6双座飞机。随后双方对价格上涨产生争议,直到2013年恢复进货(零件组装),至2013年10月,总共交付了32架。

【资料引自】:英文维基百科

 

本来沙特还讨论再定购60~72架,但后来改变主意,转而与美国谈判购进F-15SAs。

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装备了台风和阵风战斗机

台风战斗机装备的国家:奥地利 德国 意大利 沙特阿拉伯 西班牙 英国

阵风战斗机装备的国家(除法国外):

埃及:2015年2月16日,埃及宣布先期采购24架阵风,保留12架优先选择权,合约总价约52亿欧元。2015年7月,24架阵风陆续交付埃及;

卡塔尔:2015年4月30日,卡塔尔宣布先期采购24架阵风,保留12架优先选择权,合约总价约60亿欧元;

印度:2016年4月15日,印度宣布先期采购36架阵风海军舰载型,合约总价约88亿欧元,将于18个月内交付。

为什么台风战斗机到现在还没有出口到除了英法意西四国外的任何国家,阵风都出口了

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市场定位,台风实际上属于一种大型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这个定位就很尴尬

和台风类似的出口机型有老美的F15\F18系列,毛子的苏霍伊系列,在某种意义上说阵风也是他的对手之一

这个市场比较狭小,小国用不上台风的大航程,而且对小国而言,台风太先进了。所以泰国之类的效果更喜欢选择轻型化的JAS39或者F16之类的飞机

真正有需求的,实际上也就是巴西、印度、日本、韩国、沙特、以色列等需要先进远程打击的国家

然后再看影响客户购买的主要因素,无外乎是价格、政治影响力、配套装备、技术先进行

1、从价格角度上说,老美和毛子有优势,人家的生产线都开了多少年了,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

2、从政治影响力角度上说,这些潜在用户大多数是传统的美国或毛子武器购买过,人家受这两国影响比较大,自然优先选择他们的货

3、配套装备,台风是西欧四国合作开发的,但武器的成套性方面实在不如老美,甚至不如法国的阵风

4、技术先进行。由于是四国合作开发的,大家都要顾着自己的利益,开发速度自然慢

像之前在新加坡的时候,就因为无法提供先进雷达,而被阵风反超

反观与之类似的阵风,人家是法国自行生产的,出口的时候政策灵活,比如和巴西海军谈得时候,就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可以和海军装备购买挂钩,还能提供贷款。而且人家阵风升级快

在印度投标中,台风输给阵风就是因为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

歼-10战机或可开辟新销路

歼-10战机或可开辟新销路

中国与沙特之间的合作全面深化,两国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次双方达成的协议,总体上包含34项经贸合作,总金额约2000亿人民币,其涵盖的领域包括5G6G等通信项目、石油电力等能源项目,像旅游这样的第三产业,另外还有大量的基建项目。

沙特一直希望摆脱或降低国民经济对石油产业的严重以依赖,向多元化方向前进,而沙特选择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无疑让沙特距离这个梦想更近了一步。

中沙2000亿的大单,在全球经济总体低迷的现状下,显得异常的耀眼,这或许会在国际贸易中起到示范作用,吸引各国加大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当然这是后话,眼下最值得庆贺的当然是中沙双边关系的全面升级。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沙特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为重要的盟友,但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霸权政策,甚至对盟友也同样痛下狠手强取豪夺的做法,加之沙特要求独立自主的内在需求,美沙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裂痕,此种条件下,沙特也不得不重新评估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沙特对美关系的转变,或许也将打响倾覆美国石油霸权的第一枪。

遗憾的是,此次中沙并未签署军购订单。不过,既然中沙已经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未来双方关于防务之间的合作自然也不会缺席,由此中国向沙特出口先进战机的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

为了削弱美国对沙特的军事影响,有消息曝出,沙特计划向法国采购100-200架“阵风”战斗机,以减轻本国空军对美制F-15等战机的依赖,但是想要真正落实这笔订单,难度恐怕不小。

长期以来,西有以色列摩拳擦掌,东有伊朗虎视眈眈,强敌环伺使得沙特对国防建设十分的重视,尤其是在现代战中表现突出的空军部队,一直是沙特军事发展的重点,过去也先后多次向欧美国家采购了大量先进战机。

公开资料显示,沙特空军现役共有F-15系列战机227架、“狂风”战机66架、“台风”战机72架,均为西方国家的主力机型,纸面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无法有效应付以色列的F-35战机。如今,沙特试图大批量采购“阵风”战机,摆明了是要将相对老旧的F-15战机边缘化。

据了解,为尽可能保证以色列的安全,美国对出口中东国家的武器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沙特大量装备的F-15同样也是如此。有消息甚至称,只要沙特F-15战机一出动,以色列就能够通过美国渠道获取战机所有的实时信息,就连沙特向本国战机下达导弹发射指令,也需要美国军事人员先确认一番,指令才能够下达到沙特飞行员,这种说法似有夸张的成分,但美国对中东武器的出口确实采取了诸多技术限制。

有关俄罗斯将向伊朗出售苏-35战机的消息似乎已成定论,沙特也亟需比F-15更为先进的战机来应对伊朗可能装备的第四代战机,这也是促成沙特购买“阵风”战机的原因。

需要承认,“阵风”战机是一款十分优秀的战机,但其“多面手”的特点在对付苏-35或是F-16这样空优型战机似乎也无法占到太大的优势。

最关键的是,法国如果能够与沙特达成军购订单,势必会影响到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交易能否实现最终还是要看美国的脸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或许是沙特的最优选择。

实际上,中沙军事合作早有先例。在上世纪的1987年,由于采购意向被美国拒绝,沙特向中国提出希望购买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经过协商,中国最终以1亿美元1枚的价格向沙特出售了35枚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一举解决了沙特数十年间被周边邻国军事威慑的问题,而35亿美元的成交价也超过了当时中国全年的外汇储备,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开创了双赢局面。

此后,沙特又陆续向我国购买军用无人机及自行火炮,总体上,沙特对中国产武器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歼-10作为四代机中的佼佼者,也曾受到沙特的青睐,2018年就有消息传出沙特洽购歼-10战机,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台风”战机。而现在,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加持下,向沙特出口歼-10战机将不再是一句空谈。

从性能上来说,歼-10C凭借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数据总线、涡扇-10C的加持,机动性和态势感知能力已跻身四代半战机,霹雳10/15空空导弹更强化了超视距空战能力。此外,根据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歼-10CE的成功案例来,出口型的歼-10CE单价约为6000万美元,这在所有四代半机中绝对属于最高性价比。

而从沙特经济实力上,购买歼-10战机所需要的费用对于沙特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问题。

除了四代半战机外,我国最新的歼-35隐身战机也是下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无论是沙特的军事需求,还是沙特的经济实力,对于采购这款新锐机型都不成问题,更何况现在两国关系更进一步。算起来,沙特既能够拥有与苏-35对标的歼-10C战机,也能够同时拥有与美制F-35战机抗衡的隐身机型,这很难不让沙特“土豪”们动心。总的来说,中沙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世界武器出口前十大国是那几个?

2003~2007年世界军火出口大国排行榜

沙特买台风(为什么台风战斗机到现在还没有出口到除了英法意西四国外的任何国家,阵风都出口了)

靳涛 编译

据俄罗斯俄通社一塔斯社下属的ИTAP-TACC通讯社出版的2007年第12期《武器市场》杂志报道,2003-2007年,全球军火交易合同总额为2750.55亿美元,其中2007年950.15亿美元,占最近五年总额的34.6%。五年来,全球军火实际出口总额为1716.319亿美元,其中2003年255.54亿美元,2004年262.633亿美元,2005年290.491亿美元,2006年358.98亿美元,2007年则创近五年来的新高,达548.775亿美元,是2003年的两倍以上,增幅之大为冷战结束以后所仅见。按军火出口合同额计算,2003-2007年世界前十大军火出口国依次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以色列、意大利、瑞典、荷兰。

第一名:美国

近五年同时也是2007年世界第一大军火出口国是美国。其近五年的合同总额和实际出口总额分别为1000.039亿美元和634.265亿美元,而2007年分别为428.666亿美元和211.151亿美元。也就是说,2007年美国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额占全球的45.12%,占该国近五年总额的42.86%,而实际出口额占其近五年总额的近1/3。2003-2006年美国的军火出口额如下:2003年86.64亿美元、2004年91.231亿美元、2005年110.492亿美元、2006年134.747亿美元。2007年美国的军火出口创造了数项纪录。首先,美国过去从未在一年内签订如此众多的合同;其次,其领先于对手的优势也从未有过这么大。美国去年出口的211.151亿美元军火中有约150亿美元是巨额合同,其中约60亿美元来自近东地区,42亿美元来自欧洲,32.5亿美元来自亚太地区,14亿美元来自加拿大。

2007年,美国是近东和北非军火市场的最大赢家。仅该地区的下述9个国家与美国签订的军火订购合同就达234亿美元(占美国2007年军火出口合同额的54.6%)。再加上美国与近东、中东和北非地区其它国家签订的零星合同,美国2007年与该地区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额占其全年的60%左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2007年最大的美国军火买主,在美国全年签订的428.666亿美元的军火出口合同中,有102.3亿属于阿联酋,几乎占到美国全年合同额的24%。其中最大的一笔是90亿美元的“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系统采购合同,另外还有437亿美元的2架二手E-2C“鹰眼” 预警机(包括改进,计划2008-2009年交货)和4.28亿美元的1200枚AGM-114M3/L3“海尔法”反坦克导弹采购合同(2008-20if年交货)。沙特阿拉伯去年从美国订购了价值约7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价值4亿美元的5架E-3A“望楼”预警机改进合同。科威特与美国签订了价值近14亿美元的军火交易合同,其中最大的一笔是将24套“爱国者”PAC一2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升级至PAC-3,价值1.363亿美元。巴林则订购了2.1亿美元的美国军火。士耳其与美国签订了价值约25亿美元的军火合同,最大的一项是价值17.8亿美元的30架F-16C/DBlock-50战斗机订购合同(2011-2012年交货)。以色列订购了17.04亿美元的美国军事装备,其中最大的一笔是采购价值5亿美元的“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系统。伊拉克向美国订购了价值28.9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其中最大的一笔是980辆M-1114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装甲车,包括其它技术装备和设备在内该合同价值15亿美元。2007年,美国与摩洛哥签订了总额为26.44亿美元的4个合同,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价值26亿美元的24架F-16C/DBlock50/52战斗机(2009-2011年交货)和24架T-6B“德克萨斯人”式教练机(2008-2010年交付)订购合同。埃及则订购了11.2亿美元的美国军火,其中最大的一项是价值8.47亿美元的125辆M-IAI主战坦克的许可证生产协议。

第二名:俄罗斯

近五年同时也是2007年世界第二大军火出口国是俄罗斯,但其与美国差距较大,其最近五年来的合同总额和实际出口总额分别为436.768亿美元和257.88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总额的15.88%和15.03%。而2007年俄罗斯的军火出口合同额和实际出口额分别为85.225亿美元和70.459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当年总额的8.97%和12.84%。应该指出,2007年俄罗斯的军火出口合同额与2005和2006年相比有大幅减少(2005年为91.462亿美元,2006年为178.424亿美元),落后于英国(109.46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去年,俄罗斯共向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军事装备,包括:阿尔及利亚、保加利亚、委内瑞拉、越南、埃及、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伊朗、西班牙、哈萨克斯坦、中国、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摩洛哥、墨西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秘鲁、波兰、葡萄牙、塞尔维亚、叙利亚、苏丹、塔吉克斯坦、法国、克罗地亚、韩国和日本。

第三名:法国

法国以合同总额283.554亿美元和实际出口总额170.466亿美元位居近五年世界军火出口大国第三位。而2007年,法国军火出口合同额和实际出口额分别为72.214亿美元和62.324亿美元,分别位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近五年来,法国的军火出口规模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尽管2007年有大幅增加,但在一系列竞争中的失利暴露出法国军火出口组织体制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这引起了该国政府高层的关注,总统萨科齐最终决定彻底改组国防供应协调体系。

2007年,法国对外军售的几次严重失利首先是印度政府宣布取消原先向法国欧洲直升机公司订购的197架“非洲小狐” 侦察直升机;其次是其“阵风”战斗机在摩洛哥的战斗机和教练机采购招标中败给了美国的F-16C/Dblock50/52,这次失败暴露出法国政府各部门之间及其与主承包商达索公司之间缺乏协调。

尽管法国失去了摩洛哥的战斗机采购合同,但仍成功地与摩洛哥签订了1艘FREMM护卫舰的出口合同,价值约7.2亿美元,这也是法国2007年签订的最大合同之一。在法国去年签订的其它大型军火出口合同中,值得一提的有:阿联酋订购了价值6亿美元的3架A-330空中加油机和价值5.85亿美元的“飞鱼”反舰导弹;沙特阿拉伯订购了价值4亿美元的2架A330空中加油机;秘鲁订购了12架“幻影”-2000战斗机;智利军队订购了A-310-200空中加油机和A—310-200军用运输机各1架,价值约1.04亿美元;法国泰勒斯公司则争取到向美国提供10万台AN/PRC-148无线电台的订单,价值达35亿美元。

目前,法国主要寄希望于2008年上半年与利比亚签订几个大型合同。2007年12月,法国和利比亚签订了军事技术合作问题备忘录。该文件规定,到2008年7月之前,巴黎将获得与的黎波里就提供总额为66亿美元的军火进行谈判的排他性权利。

第四名:英国

近五年来的世界第四大军火出口国是英国,其合同总额和实际出口总额分别为202.487亿美元和78.484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额的7.36%和4.57%,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五位。2007年,英国的实际军火出口额为34.679亿美元,达到其近五年来的顶峰,占其五年来军火出口总额的44.19%。2007年,凭借与沙特阿拉伯签订的72架EF-200“台风”战斗机的出口合同,英国以109.461亿美元的合同额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军火出口国。这一合同最初价值为88.6亿美元,未来依靠供应机载武器和进一步改进及物质技术保障,将陆续追加到400亿美元。英国去年签订的另外几个大型合同包括:向阿曼出口3艘“卡里夫”海岸巡逻舰的合同,价值7.55亿美元;向马来西亚转让2艘“莱丘”级护卫舰的生产许可证,价值6亿美元;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签订了为后者建造3艘“织女星”级海岸巡逻艇的合同,价值2.78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沙特订购的“台风”战斗机外,2007年英国签订的另外三个大型合同都是海军装备合同。另外,英国还与阿尔及利亚签订了4架“超级大山猫”直升机出口合同,价值约2.8亿美元。

第五名:德国

2003-2007年世界第五大军火出口国是德国。该国于此期间的军火出口合同总额和实际出口总额分别为175.944亿美元和152.541亿美元。2007年,德国的军火出口额有大幅增长,为57.254亿美元,占该国近五年来军火出口总额的37.53%。但德国2007年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额仅居第七位,为34.248亿美元,落后于上述四国和西班牙、意大利。

2007年德国签订的军火合同仍以其传统出口产品——潜艇和装甲技术兵器为主,其中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价值10亿美元的3艘214型常规动力潜艇的出口合同,与智利签订了价值2亿美元的140辆二手“豹”2A3主战坦克出口合同;与加拿大签订并交付了价值1.4亿美元的20辆“豹”2A6M主战坦克的租借合同;与荷兰和瑞士分别签订了价值1.76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的“柯迪亚克”装甲车出口合同。而在比利时订购4架NH-90NFH和4架NH-90TTH直升机的合同中,德国作为主承包商分得3.9亿美元的订单。其它大型合同中值得一提的是与韩国签订的价值12亿美元的48套二手“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发射系统的转让合同。

第六名:西班牙

2003-2007年西班牙军火出口合同总额位居世界第六位,为109.182亿美元,而2007年为63.457亿美元,居第五位。2007年其军火实际出口额为11.145亿美元。应该指出,西班牙能跻身近五年世界第六大军火出口国主要是凭借其2007年的不俗表现。去年西班牙与澳大利亚签订的3艘F-100驱逐舰许可生产协议(45.14亿美元)和2艘“西北风” 级坦克登陆舰出口合同(14.5亿美元)占了其2007年军火出口合同额的绝大部分。

第七名:以色列

2003-2007年世界第七大军火出口国是以色列,其合同总额为107.661亿美元,实际出口64.583亿美元。以色列2007年的军火出口合同额为25.961亿美元,居第八位,而实际出口额为17.27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这一数字也是该国近五年来的峰值。2007年,以色列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主要是小额合同,最大一笔是与新加坡签订的4架G—550预警机的供应合同,价值15亿美元。以色列的军火出口以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首先是无人机,例如,去年与英国和新加坡分别签订了价值1.76亿和5000万美元的“赫尔墨斯”450无人机出口合同;与丹麦签订了价值240万美元的RQ-IIB“大鸦”无人机出口合同;与西班牙签订了价值1950万美元的“搜索者”MKII-J无人机出口合同。另外,还与一些国家签订了光电系统、热成像仪、作战模块、夜视仪、雷达、Litening机载目标指示吊舱和复合装甲供应合同。

第八名:意大利

位居军火出口大国第八位的是意大利,该国2003-2007年军火出口合同总额为79.288亿美元,实际出口总额为35.721亿美元。2007年的合同额和出口额分别为40.666亿美元和12.839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六位和第九位。2007年,意大利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创历史纪录,其最大一笔订单是与美国签订的78架C-27J“斯巴达人” 军用运输机许可生产协议(可按约定价格还将再购67架),价值20.4亿美元。2007年12月,意大利与罗马尼亚签订了向后者提供7架C27J军用运输机的协议,价值3.15亿美元。而澳大利亚则订购了12架该型机,价值3.5亿美元。意大利还与印度签订了“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电台供应合同,价值2.63亿美元。与阿尔及利亚签订了出口 6架EH-101“默林”直升机的合同,价值3亿美元。此外,与新西兰签订了提供5架A-109LUH多用途直升机的合同,价值8500万美元。

第九名:瑞典

世界第九大军火出口国是瑞典,2003-2007年瑞典军火出口合同总额和实际出口总额分别为69.47亿美元和60.985亿美元,而其2007年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6.558亿美元和 18.292亿美元。瑞典去年的军火出口额创历史纪录,占该国近五年来军火出口总额的29.99%,居世界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瑞典成功地打入了泰国市场,瑞典与泰国签订的两个关键合同使其成为该国近期最大的军火供应国。第一个合同是价值7.8亿美元的12架JAS-39“鹰狮”战斗机出口合同,第二个合同是价值3.2亿美元的2架S-100B“百眼巨人”预警机出口合同。另外,瑞典还与韩国签订了6套“亚瑟” 炮兵侦察系统的供应合同,价值1.2亿美元。

第十名:荷兰

全球第十大军火出口国是荷兰,2003-2007年该国签订的军火出口合同总额为48.398亿美元,实际出口 28.316亿美元。其2007年军火出口合同额为8.2亿美元,实际出口额为14.373亿美元,占其五年来的50.76%。2007年,荷兰签订的两笔最大合同分别是与加拿大签订的价值约5亿美元的100辆二手“豹”2A4/A6主战坦克的供应合同和与葡萄牙签订的价值1.5亿美元的37辆二手“豹”2A6主战坦克供应合同。

其它国家

在其它军火出口国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加拿大和韩国。中国2003-2007年的军火出口合同总额居世界第十一位,为29.484亿美元。加拿大近五年的军火出口合同总额虽然没有进入前十名,但却以63.729亿美元的实际成交额居世界第七位,其中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21.738亿美元,然而2007年,该国的军火出口出现大滑坡,仅成交7870万美元。2007年是韩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其全年合同额为16.285亿美元,而其近五年的军火出口合同总额也不过是20.15亿美元。显然,该国向着军火出口大国的行列又迈进了一步。2007年,包括瑞土、波兰、南非、芬兰、土耳其、奥地利、巴西、澳大利亚等在内的“第二梯队”国家,其军火出口都有显著增长。另外,2007年埃及的军火出口增长明显,从2006年的640万美元猛增到l.341亿美元。

2003~2007年全球十大军火出口国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排名 国家 合同额 占全球比重 排名 国家 出口额 占全球比重

1 美国 1000.039 36.36% 1 美国 634.265 36.95%

2 俄罗斯 436.768 15.88% 2 俄罗斯 257.88 15.03%

3 法国 283.554 10.31% 3 法国 170.466 9.93%

4 英国 202.487 7.36% 4 德国 152.541 8.89%

沙特买台风(为什么台风战斗机到现在还没有出口到除了英法意西四国外的任何国家,阵风都出口了)

5 德国 175.944 6.40% 5 英国 74.484 4.57%

6 西班牙 109.182 3.97% 6 以色列 64.583 3.76%

7 以色列 107.061 3.89% 7 加拿大 63.729 3.71%

8 意大利 79.288 2.88% 8 瑞典 60.985 3.55%

9 瑞典 69.47 2.53% 9 意大利 35.721 2.08%

10 荷兰 48.398 1.76% 10 荷兰 28.316 1.65%

2007年全球十大军火出口国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排名 国家 合同额 占全球比重 占该国 排名 国家 出口额 占全球比重 占该国

五年比重 五年比重

1 美国 428.666 45.12% 42.86% 1 美国 211.151 38.48% 33.29%

2 英国 109.461 11.52% 54.06% 2 俄罗斯 70.459 12.84% 27.32%

3 俄罗斯 85.225 8.65% 19.51% 3 法国 62.324 11.35% 36.56%

4 法国 72.215 7.60% 25.47% 4 德国 57.254 10.43% 37.53%

5 西班牙 63.457 6.68% 58.12% 5 英国 34.679 6.32% 44.19%

6 意大利 40.666 4.28% 51.29% 6 瑞典 18.292 3.33% 29.99%

7 德国 34.248 3.60% 19.47% 7 以色列 17.274 3.15% 26.75%

8 以色列 25.961 2.73% 24.25% 8 荷兰 14.373 2.62% 50.76%

9 瑞典 16.558 1.74% 23.83% 9 意大利 12.839 2.34% 35.94%

10 韩国 16.285 1.71% - 10 西班牙 11.145 2.03% -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4期《军事文摘》)

台风战斗机的大事记

1994年3月台风战斗机DA1号机在德国巴伐利亚曼兴首飞; 1994年4月台风战斗机DA2号机在英国沃顿首飞; 1995年6月台风战斗机DA3号机在意大利卡塞莱首飞; 1996年8月台风战斗机DA6号机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首飞; 1997年10月台风战斗机DA5号机在德国巴伐利亚曼兴首飞; 1999年12月台风战斗机第一次进行1.6马赫速度飞行测试 2002年4月,台风战斗机DA4号先后进行电磁系统兼容试验和空中加油试验。 2002年4月11日第一架德国系列生产型台风在欧洲航空防务与空间公司(EADS)军用飞机分部的Manching工厂完成首飞。 2002年4月15日第一架英国系列台风(IPA 1)在英国兰开斯特BAE系统公司沃顿工厂成功完成首飞。 2002年8月1日EADS向德国空军交付了首台欧洲战斗机模拟器,德国也因此成为四个合作国中率先开始对飞行员进行训练的国家。 2002年9月,几经推迟的先进近距空空导弹ASRAAM获准在台风和狂风战斗机上服役,但还未部署到对伊拉克执行任务的部队。 2002年12月德国空军的首架“欧洲台风战斗机”交付德国国防部采办局及德国空军。 2002年12月意大利空军接收首架台风 2003年6月,首架生产型台风准备通过型号验收,并交付欧洲战斗机伙伴国服役,整个项目接近了重要的里程碑。 2003年7月8日,欧洲战斗机公司完成了台风型号认证书的签署,标志着台风战机正式投入使用。 2003年8月,德国空军接收了首架台风批生产飞机(SPA)。 2003年11月,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将合并台风战斗机生产线的计划大纲递交给参与该机研制的四个伙伴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2004年2月,阿莱尼亚航空公司已将编号为IT001的第一架台风战斗机交付意大利卡梅里空军基地的飞机维修联队,以用于培训飞行员。 2004年5月27日,驻扎在西班牙弗朗特拉空军基地的第113飞行中队接收了3架台风战斗机。 2004年6月,沙特阿拉伯空军参谋长参观了英格兰西北部的沃顿机场,广泛了解台风的有关情况,并乘坐该机完成了一次空中飞行。 2004年12月,一架意大利台风成功完成了首次夜间空中加油飞行。 2005年12月5日,德国空军从国防技术与采办总署接收了首批生产型IRIS-T空对空导弹。 2005年12月,英国国防部宣布,沙特阿拉伯已与英方达成协议,购买价值约188亿美元的台风战斗机。 2006年2月,欧洲战斗机项目进入最后研制阶段,飞行试验项目已完成。 2006年3月,英国空军首支EF2000台风作战中队——第三战斗机中队今天在拉特兰郡(Rutland)Cottesmore建立,第二天RAF便在此处举行了其建军88周年(1918.4.1~2006.4.1组建)纪念活动。 2006年4月,欧洲战斗机项目管理局(NETMA)以及德国和西班牙的空军已经正式接收了台风欧洲战斗机的机组人员综合训练辅助系统(ASTA)初级座舱训练器(ECT)。 2006年5月,BAE系统公司试飞小组使用的一架台风战斗机已成功完成了其首次颤振试验,以验证该机带有重型空对面武器时的气动稳定性。 2006年5月,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多用途战斗机已经成功完成了挂载重型攻地型武器的飞行试验项目。 2006年5月,欧洲战斗机台风项目即将达到一些已推迟很久的研制里程碑,从而为飞机基本作战能力升级扫清道路。 2006年6月,BAE系统公司成功完成了欧洲战斗机台风的头盔装置(HEA)研发阶段的试验。 2006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欧洲战斗机”台风多任务战斗机队首次参加模拟作战,向列装英国国防部队又迈进了一步。台风参加了6月4~16日英空军的“综合合格武器教官(CQWI)”演习。 2006年9月,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合作伙伴国正在努力完成第二批次生产(Tranche 2)改进合同,同时还在考虑第三批次生产(Tranche 3)需求。 2006年11月,欧洲战斗机已开始名为R2的重要改进项目,将把所有115架第1、2和2B批次台风飞机升级到第5批次(Block 5)FOC标准(最终使用能力)。 2006年11月,台风多用途欧洲战斗机的最新1.0版本软件通过了接收测试,获得了所有项目参与国的认证,该软件将推动战机使用训练的提升。 2006年12月,挪威将推迟签署参与F-35 JSF下一阶段的谅解备忘录(MOU),因其仍在考虑其他两种竞争机型JAS-39战斗机和台风的优点。 2007年1月,沙特订购的72架欧洲台风战斗机首批交付。 2007年3月,台风在其进程中通过了又一个旅程碑,在前线空军中队的一架台风飞机上,首次发射了先进短程空空导弹(ASRAAM),使其成为了皇家空军的一种具有全部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 2007年7月,BAE系统公司开始为欧洲战斗机台风生产头部设备组件(HEA)。 2007年9月,西班牙正式接收了其欧洲战斗机台风采购计划所订购的首批19架飞机的最后一架。 2008年3月,欧洲战斗机集团已交付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订购的148架第一批(Tranche 1)台风生产型机的最后一批飞机。3月20日,双座型GT015飞机从EADS的 Manching总装厂飞抵了Neuberg空军基地交付德国空军。 2008年10月,雷声公司“宝石路”IV武器系统已经成功在欧洲台风战机上集成,并进行了飞行试验。 2009年7月BAE系统公司和雷神系统有限公司(Raytheon Systems Ltd,RSL)已经完成了台风战斗机投放“宝石路”Ⅳ(Paveway Ⅳ)精确制导炸弹的首次试验。 2009年9月,德国启动台风战斗机的首次海外作战部署,其几架飞机已部署到立陶宛Siauliai空军基地为波罗的海诸国提供快速反应告警( quick reaction alert ,QRA)服务。 2009年9月,英国首批部署在海外的台风战斗机已经在福克兰群岛着陆。 2010年9月BAE系统公司授予Selex Galileo公司一份价值约4亿英镑(6.15亿美元)的合同,为欧洲台风战斗机3A批次产品提供防御性辅助子系统(DASS)。 2011年2月泰利斯公司宣布生产型RBE2 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装备“阵风”战斗机进行验证。 2011年4月,英国空军(RAF)的台风战斗机首次在埃拉米作战行动(Operation Ellamy)中投射了炸弹,这也是该型机首次在实战中投射炸弹。 2012年2月台风战斗机在印度中型多功能战斗机(MMRCA)采办招标中落选。

© 版权所有 雷泽体育-ios/安卓/官网首页/app下载 苏ICP备2021031629号
主营区域: 上海 杭州 苏州 南京 重庆